美国制裁中国公民运送违禁药物芬太尼
2020年8月25日,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指控,中国香港公民张涛涛向美贩运芬太尼药物,违反了《外国麻醉品主犯认定法》(Foreign Narcotics Kingpin Designation Act (Kingpin Act))。
美方声称,化学家兼化学供应商张涛涛通过多人和货运代理服务将合成的阿片类物质运往美国,以掩盖这些物质的来源,避免当局扣押。在美国收到包装后,位于美国的分销商将一千克芬太尼压入多达一百万个假药中,以进一步分发给美国客户。
美方声称,自2017年以来,新泽西州已有9000多例药物过量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是由芬太尼和其他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而OFAC的法规禁止涉及指定人员财产或财产权益的交易,无论是来自美国人还是在美国境内(或过境)。
美国官方继续单方面指责芬太尼的来源。2019年8月21日,白宫国家药物管制政策办公室与美国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声称,几乎所有导致美国人死亡的非法芬太尼都是在美国以外生产的,绝大多数来源于中国,以前体化学物的形式,并通过国际邮件和承运人越过国家边界进行贩运。
我国禁毒办曾在2019年底表示,没有任何确定的数据和证据支持“中国是美国芬太尼的主要来源”的主观臆断。各项事实数据表明美国的阿片类物质危机其根源在于美国内庞大的需求市场和监管不力。制贩、走私芬太尼类物质是一个国际性问题,仅依靠一国之力难以解决,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延伸阅读
易制毒化学品:
根据国务院《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决定将NPP、4-ANPP、氯代麻黄碱和溴素、1-苯基-1-丙酮等5种物质列为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公告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此次列管NPP等5种易制毒化学品,是中国政府认真履行国际禁毒公约,根据当前国际国内毒品形势变化,及时主动采取的有效管制措施。近年来,新精神物质迅速蔓延,已成为继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后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其中卡芬太尼等芬太尼类物质制贩滥用情况最为突出。今年3月,第60届联合国麻醉品管制委员会决定将NPP、4-ANPP这两种芬太尼类物质的前体纳入《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管制。
据介绍,制毒原料、制毒配剂近年来不断变化,其中溴素、1-苯基-1-丙酮和氯代麻黄碱等非列管化学品流入国内制毒渠道问题突出、危害严重。继2014年溴代苯丙酮被列管以来,不法分子转而利用溴素和1-苯基-1-丙酮非法合成溴代苯丙酮进而制造冰毒,已成为国内制造冰毒的最主要渠道。溴素与其他原料还可非法合成羟亚胺进而制造氯胺酮。氯代麻黄碱是目前国内地下加工厂制造冰毒的主要前体。
- 2020-09-10
- 2020-09-04
- 2020-09-03
- 2020-09-02
- 2020-09-01
- 2020-08-31
- 2020-09-04
- 2020-09-03
- 2020-09-02